
「創創入門」是由 政大創聯會 與企管系樓永堅教授合開的 3 學分課程,在為期一學期的課程中,每週邀請不同領域的新創業師,前來課堂與同學分享各主題,如「商業模式」、「創業實務」、「產品規劃流程」等等。同時,修課同學根據本身興趣與能力,尋找想法相近的同學一起組隊,執行商業計畫,並於學期末進行 Demo。另外,在學期當中也搭配「導師制」,讓同學及時得到新創業界導師的指導。
2016 年在創聯會擔任課程長的我,當時籌辦的是第 2 屆創創入門,也因為主要課程內容皆由政大創聯會安排設計,讓我在大四時接觸不少新創圈的創業家,到有機會至 AppWorks 之初創投 實習,我畢業後的 第一份工作 91APP 也是因為 AppWorks Founder 所轉介的。
至今創創入門已經邁入第 12 屆,本次有幸回課程擔任導師,這篇文章除了回顧這一屆的團隊,也分享些我對於同學們的期許!
內容目錄
創創入門第 12 屆導師

當時收到學弟邀約的 mail 時,我其實滿猶豫,因為我是沒有創業經驗,畢業後在 91APP 從維運做起,後來轉到業務單位,到現在於品牌公司擔任行銷經理,從零開始做電商。
後來會答應,主要是自己也籌辦過課程,明白前期找資源的辛苦,再加上以前還是學生的我,也是遇到願意分享職場經驗的學長姐,讓我對於畢業後有更多想法。我也能藉由這次的機會,將電商的大小事分享給學弟妹。
創創入門不會是一門教創業的課
我覺得課程最重要的事,除了能讓同學有機會與業師留下 connect 外,並藉由實際做一個想做的題目,從最小可行性產品執行,從中發現問題,想辦法嘗試優化。在過程中,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雖然沒學過,但開始找方法自學,或請教前輩。
因為是自己感興趣的題目,所學到的行銷工具也好或是財務觀念,會因為能立即幫的上忙,而更加願意花時間投入。
創創入門12屆 各團隊題目:
- 線上心理諮商媒合平台 (小枕頭 Your Pillow)
- 議題性交友平台 (Each Talk)
- 蛋料理餐飲品牌 (穀蛋 Good Dan)
- 驚喜服飾盒 (WARDROBE 我著)
- 結合社會議題的校園謎題遊戲 (Itchy 一起)
- 外送商家驚喜餐點 (食物派 Surprise)
在期末 demo 時,很意外的 6 組團隊皆有實際執行,而不是單純停留在想法。雖然學期結束後,大部分的同學可能會離開自己的團隊,但我相信,這門課的意義會是讓同學在出社會前,有機會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在過程中不斷優化,並且實際去完成它。

何謂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期末 Demo 上與同學分享的,如果我還是學生,我想更早開始經營「電商隨筆」網站,並且在畢業前讓網站突破每月穩定 5 萬流量。
假使你目前有接家教,要如何開發新學生,並且嘗試規模化,小班制模式營運,讓每月家教收入穩定 4 萬;又或是你的 IG 帳號已有 1,000 人追蹤,想把追蹤數突破 5,000 人,你會開始研究 IG 上做得好的帳號,是否有成功的軌跡可尋;還是說擁有插畫技能的你,想開設一門線上課程,並讓課程擁有 100 位付費上課的同學。
上述都可以是想做的事,當擁有一個想做的事與明確目標,再加上執行力很夠的你,會開始思考目前需要哪些資源?哪些能力不熟悉?
就我曾開設 線上課程 而言,實際去跟 Hahow 聯繫瞭解開設細節後,去找了會做動畫的朋友設計課程開頭動畫,也找了懂攝影的朋友協助拍攝募資影片,並自學 Final Cut Pro 影片剪輯軟體,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將課程完成上線。
因為當時已經在上班,製課過程中真的很費心力,畢竟一天中至少有 8 小時花在公司上,比起還在學生時期,能彈性運用的時間真的少很多!或許尚未畢業的你,能試著想想看有什麼想做的事,就像創創入門中團隊所進行的,別停留在只是想,實際行動從最小可行性產品開始。
給自己今年的期許
- 電商隨筆網站已有半年沒新文章,不能再停擺了,至少寫 20 篇。
- 籌備新的線上課程「如何利用網紅流量帶動電商業績?」。
- 品牌電商營收 YOY 100%。
- 政大企管活動
今年初剛好有機會去朝陽科大分享 91APP 與數位行銷,才曉得其實教授早在 10 年前就持續每年規劃學年課程,邀請各種不同產業的業師來與同學分享專業知識,也是在學期間較難有機會接觸的。
舉凡像是:科技業業務、跨境電商產業、SEO 搜尋引擎優化、facebook /Google 廣告投放、Photoshop、Illustrator、影片剪輯軟題等課程,讓同學在畢業後,不單單只是擁有系上所學的知識,還能擁有職場上不同領域的專業技能,雖然可能只懂皮毛,但比起其他完全無經驗的新鮮人,很可能在面試上即有很大的優勢。
我想做的政大企管活動,沒有很酷很特別,主要是以企管系畢業 2 年以上的學長姐,在各種不同產業工作的經驗分享,讓即將踏路職場的同學們有機會多瞭解各產業所在做的事情,在選擇第一份工作上也能有更多參考。
目前也只是停留在想法,希望有機會找到願意一起回學校分享的系友,到時如有成行,再來寫篇文紀錄,看看企管系畢業後都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