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ding Club 個案分析 – P2P Lending|P2P 借貸

「Fintech」(Financial Technology)成為了近期台灣熱門的名詞,同時也可常在 Facebook 或 Accupass 活動通上看到許多金融業者所舉辦的研討會與論壇,主題不外乎圍繞著台灣金融業未來的大趨勢。

P2P Lending 是指 Peer to Peer lending(P2P 借貸),應該也算是 Fintech 其中的一環,而其實早在十年前,美國早已有一家 P2P Lending 公司,台灣卻至近期才有少許的 P2P Lending  公司,且目前金管會也尚未替此類型金融創新的產業立專法,未來是否能大力於台灣發展都還說不定。

接下來我將分享對於 Lending Club 的研究,同時也是美國第一家上市的 P2P Lending 公司!

 Lending Club 創辦人

Lending Club 創辦人

兩位創辦人接曾於於 Oracle 全球大型資料庫軟體公司工作,「工程師」+「證券律師」的組合似乎是創建 P2P Lending 公司的最佳組合, 開始第一次創業時,從 Oracle 帶走 12 個工程師。

Lending Club 公司介紹

Lending Club 願景

當時成立的時候正好碰上了 Web 2.0 的興起和 2008 年金融危機,前者提供了 P2P 借貸產生的可能性,後者則是 P2P 借貸成長的助推器。

目前以市佔率來看,Lending Club 約佔美國 P2P 市場的 75%,美國最早成立的 Prosper 僅約占 4%,Lending Club 已然成為壟斷美國 P2P 借貸行業的巨頭。

註:Web1.0 的模式將用戶視為被動的資料接收者。 Web2.0 允許用戶參與其中,並且創造內容。

Lending Club 營利方式

Lending Club

簡單地說,銀行賺的利差,其實包括了徵信成本、倒帳風險、甚至是招攬借錢人的成本,Lending Club 只是將服務 e 化,並將模式稍做調整,將利差利潤還給借貸雙方。

Lending Club 募資近況

Lending Club 募資

董事會成員包含:美國前財政部長(Lawrence Henry Summers)、哈佛前校長、摩根士丹利前 CEO (John Mack)、Visa 前總裁、 互聯網女王 KPCB 合夥人 (Mary Meeker)

Lending Club 營運階段

Lending Club

Lending Club 自2007 年5 月24 日正式上線以來共經歷了三個階段

Lending Club

Facebook 營造了借貸雙方並非完全陌生人的環境,更有利於P2P 貸款業務的開展。相同特質的消費者 違約風險和貸款利率都可以降低,貸款人將收到對應其所買貸款金額的匿名個人憑證,賦予 Lending Club 為成員貸款提供服務的權利。

通常用戶將通過設定的標準(比如區域、工作地點、教育情況、專業背景、社會關系等)識別貸款,進而構建一個符合個人風險偏好的分散化的貸款組合。

註:美國信用評分最常用的方法是 FICO 評分體系。美國既是信用卡的發源地,也是個人信用評分體系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最低 300 分,最高 850 分。

Lending Club

2008 年伴隨著金融危機的發生,美國證券管理會 (SEC) 也加強了對 P2P 貸款公司的監管,收益權憑證被 SEC 定義為證券,Lending Club 需要對收益權憑證註冊後,才能向貸款人出售。當時 Lending Club 付出了 400 萬美元的註冊的成本,停業 6 個月後重新營業,同期 Prosper 仍繼續營業直到被美國證券管理會勒令停業 1 年,使其大幅落後 Lending Club。

Lending Club

註冊完 SEC 後,放款人就成了 P2P 平台的無擔保債權人,而非是借款人的債權人。

對於借款人的要求如下:

-FICO 分數需在 660 分以上,至今須 699 以上
-債務收入比例低於 40%
-信用中至少有兩個循環賬戶正在使用,最近 6 個月不超過 5 次被調查,至少 36 個月的信用記錄

Lending Club 服務種類

Lending Club

Lending Club

註:LC 有投資 Pool Corporation:

2011/5/2 Lending Club 宣布 Pool orporation 將通過 Lending Club 在個人信貸方面投資 200 萬美元,用以刺激遊泳池和 Spa 的銷售。

Lending Club

Lending Club

Lending Club

P2P 平台對於機構投資者的吸引力在 2012 年得到了很大提升,因為那時 P2P 平台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可以證明它們良好的營運情況。

Lending Club 商業模式

Lending Club

註:服務費:

-為成功支付的費用 (每筆收取 $15)
-於期還款 (15天後) 的費用 (未付分期付款金額的 5% 或 $15,取高者)
-處理支票的費用 (每筆$15)
-催款費 (逾期 60- 90 天,抽 30%,其他情況,抽 35%,訴訟情況下,抽 30% + 律師費用等)

Lending Club 運作流程

Lending Club

Prosper 和 Lending Club 都選擇 Web Bank 作為分銷銀行是有原因的。WebBank 是在猶他州註冊的州立銀行,可以向全國範圍內的居民發放貸款,而且猶他州對於透過 P2P 平台發放的貸款沒有利率上限的規定。一些州存在限制高利貸的管理條例,但是聯邦法律允許州立銀行根據所在州的法律,向其他州“輸出”利率設定,而不管借款人所在州是否存在高利貸利率限制。除非借款人所處的州退出這個“輸出方案”。

Lending Club 信用評等

Lending Club

根據貸款期限與金額分七個等級,每個等級下又分五個子級,貸款等級表是風險與回報程度。2014 / 6 ,A、B、C 和 D 四類等級貸款的總占比為 87%,所有貸款平均的利率為 14.66%。借款人平均 FICO 分數為 700,平均債務-收入比率為 16.7%,平均 15.7 年的信用記錄,借款人平均年收入為 72,751  美元,而平均貸款額為 14,056  美元。

Lending Club

註:Lending Club 貸款評級較低(D到G級別)的壞帳率是在上升的,不過佔他的貸款總額相對比較低只有約 25% 以下。

Lending Club

Lending Club 營收

Lending Club

註:2014 年上半年交易收續費收入佔總收入 93%

Lending Club

Lending Club過去兩三年,一直保持貸款額按年翻倍的速度增長,但隨著 P2P 貨款平台增加以至地區銀行加入競爭,LC 未必可以繼續保持這種增長速度。2014 年底累積成交量超過 70 億美元,支付給投資人的利息超過4.9 億美元。

Lending Club 利潤

Lending Club

註:2016 第一季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成長了 87%,淨利也從去年同期虧損 637 萬轉正為淨賺 413 萬美金。

Lending Club

Lending Club

據稱,在美國總計為 3.4 兆美元的消費信貸中,約為 200 億美元屬於 LC 借貸。可見儘管 P2P 借貸增長非常快速,但是對於整個消費信貸數據來說依舊是九牛一毛。只能說 P2P 借貸尚屬初期階段,但在為消費者提供智能解決方案方面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Lending Club

Lending Club 提供個人借款最高 4 萬美元、企業最高 40 萬美元的貸款,主要為小額無擔保的貸款,若個人信用良好,可用比一般銀行還低的利率取得貸款。據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2014年9月報告指出,消費者信貸餘額 3.3 兆美元,顯示使用者「運用新貸款償還舊貸款」(refinance)的強大需求,這是Lending Club 上最主要的貸款目的,補足銀行未滿足的顧客需求。

註:曾與 BancAlliance 合作,提供美國 200 家社區銀行 P2P 貸款服務,銀行夥伴可為自身客戶提供原先沒有的貸款服務類型。

Lending Club

美國當地時間 5 月 9 日,Lending Club 公告宣佈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雷諾 拉普蘭赫 (Renaud Laplanche) 以及三名高管辭職,原因是公司在最近的內部評估中發現有 2200 萬美元貸款違規出售給客戶投行 Jefferies。Lending Club 曾對這筆 2200 萬美元的次優貸款進行過調查。結果顯示,貸款規格與投資者的 “ 要求 ” 不符。董事會還發現,公司內部某些人明知貸款不符合投資人的標準,且公司修改了其中 300 萬美元貸款的申請日期,使其符合要求。

Lending Club 原本計劃今年融資 100 億至 120 億美金,出了這個醜聞後,這一目標可能就很難做到了,這也意味著套在 Lending Club 身上的負反饋很可能就要開始了。

P2P 借貸|台灣新創

Lending Club

美國 P2P Lending 的發展 FICO 機制才是成就 Lending Club 成功的關鍵,若要在台灣發展,關鍵則在於類似 FICO 的個人金融資料庫,但是沒有將它分數化,也不開放私人使用。這個資料庫存在金資中心裡,目前僅讓金融業查詢使用,所以當你申請信用卡、辦房貸,銀行就會去金資中心裡去調你的資料,再依此判斷要不要同意你的申請。

目前金管會蒐集完成網路借貸平台(P2P)方案,確定不立專法,初步方向是朝開放銀行跟 P2P 業者合作方式,並允許銀行自行設立 P2P,透過銀行協助 P2P 業者解決資金來源、貸放經驗與徵信資料不足等問題,也有助銀行因應金融科技發展。


延伸閱讀:

  1. FinTech|只看亞洲,7 大 P2P 網路借貸平台 [上]
  2. FinTech|金錢也可以共享,P2P 網路借貸 [上]
  3. FinTech|金錢也可以共享,P2P 網路借貸 [下]
  4. FinTech|破壞式創新又一力作
  5. Case Study|台新數位金融服務 Richart

2 thoughts on “Lending Club 個案分析 – P2P Lending|P2P 借貸

讀者留言